文、图/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欣宇 通讯员 甄晓洲
“近年来对治疗帕金森病提出了更高要求,不仅仅着眼于改善其手抖、动作迟缓等典型运动症状,还要关注其心理健康、睡眠健康、嗅觉减退、便秘等非运动症状,这些往往会伴随帕金森早期至中晚期始终。”4月11日,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举行“世界帕金森病日”义诊与健康教育讲座活动,该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教授呼吁,应重视包括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在内的各种非运动症状,这些很有可能就是发病的前兆,只有及早发现进而启动全程管理,才能延缓进展、控制症状,以期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。
多观察、多鼓励帕金森病人,心理支持很重要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不少人认为“手抖”是帕金森的代名词。但一些情绪异常信号往往也是在提示可能患上了帕金森病。
中山三院神经内科二区主任龙玲副主任医师指出,约有40%的帕金森患者合并有抑郁、焦虑等心理方面问题的困扰,这些心理问题可以出现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发生之前,也可以贯穿整个疾病过程。
“有不少患者起初以为自己的焦虑抑郁等仅是单纯的心理问题,便会先去精神科就诊,直到后续出现了手抖、动作迟缓等症状,才转诊到神经内科。因此提醒大家,如果老年是严重的焦虑、抑郁、淡漠等,可以到神经内科来排查一下是否是帕金森病或发病先兆。”龙玲说。
若家有帕金森病人,龙玲建议家属要学会给予心理支持:
一、多观察。首先家属要多观察、关注病人的情绪,看其有没有突然低落、烦躁不安、焦虑不安,对他人没有社交的欲望,对喜欢做的事情失去了兴趣等等。若有的话,要带病人及时咨询专业医生,给予合理的用药或其他治疗建议。
二、多鼓励。很多患者往往因为得病有了自卑感,不愿意出门,同时也担心自己拖累家人,心理负担特别大,甚至还会出现轻生的想法。家属此时要多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,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,多跟他们聊聊天,同时还要多鼓励他们参与社会活动、积极社交。
三、讲究说话的艺术。尝试感同身受为患者分担焦虑,应以平和的心态指导自己说话的语气、用词等方面,多安抚患者,切忌“火上浇油”。
识别帕金森睡眠障碍、关注饮食健康
睡眠障碍也是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一种。陆正齐表示,一些患者会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出现的前几年出现睡眠障碍,临床常见以下症状:入睡和睡眠维持困难(失眠)、睡觉中大喊大叫,甚至攻击别人、平躺后下肢不适,需要活动下肢来缓解(不宁腿综合征)、睡眠呼吸暂停等等。专家建议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将自己的睡眠问题汇报给医生,医生会向患者及同床者进行询问,以便判断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,进而帮助确诊、及早进行干预治疗等。
此外,从饮食方面来说,若要科学预防帕金森病,专家提示要避免高碳水、高热量饮食。同时,可适当、合理地饮用咖啡来帮助降低患病风险,但喝咖啡的时候不要加糖,肠道内很多细菌是嗜糖的,摄入过多的糖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,肠道菌群失调也会增加帕金森病的风险。
目前来说,虽然帕金森病仍是不可治愈,但为了延缓进展、控制症状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,陆正齐建议,要对帕金森病采取综合治疗手段,包括康复运动、心理干预、照料护理、科学营养、家庭关怀等进行全面全程管理。(更多新闻资讯,请关注羊城派 pai.ycwb.com)
来源 | 羊城晚报·羊城派
责编 | 甘卓然
Copyright 2015-2022 世界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